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26    次浏览
新疆日报讯(记者朱明俊报道)7月12日,艳阳高照,记者来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希依提墩村。进入盛果期的几千亩红枣林长势喜人,一串串翠绿的小枣挂满枝头,预示着今年又将迎来一个红枣大丰收之年。正在忙着整理枣树的希依提墩村村民艾拉提·吐尔洪告诉记者:“今年红枣长得这么好,还要感谢新疆证监局住村工作组干部,是他们帮助我们成立了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成了刀郎庄园股东。在他们的帮助下,去年我们的红枣卖得特别好。”资本助力农村发展的新途径提起麦盖提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得从新疆证监局住村工作组说起。住村伊始,工作组聚焦“三农”领域,广泛开展入户走访和调研座谈,摸底掌握希依提墩村基本情况,分析讨论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现实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奠定基础。为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住村工作组确定了“增强造血功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捐助村委会入股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方式,于2015年4月成立了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住村工作组组长栾伟华介绍,麦盖提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注册资本2900万元,三个股东分别为国有独资的新疆凯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民营企业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希依提墩村村委会(持股30%)。栾伟华说,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散落于村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集约化生产,发展农业、特色林果业和养殖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当地集体经济水平,形成辐射引领麦盖提乃至喀什地区的新农业格局。同时,结合当地刀郎故乡的独有特色,大力发展庄园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供就业岗位并开展双语、职业技能以及现代文化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农民逐步完成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记者了解到,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村民有几种增收方式,一是可通过村委会得到长期持续的分红;二是获取土地流转租金;三是可以到公司就业。为了让村民对现代科技养殖有更立体深刻的了解,住村工作组还组织村民参观喀什南达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养殖基地。看了基地牛群的管理后,村民感触很深,有的村民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土地流转至公司。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2016年伊始,希依提墩村村委会从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87万元红利后,全部发放给了村民,每户村民得到2000元。这也是希依提墩村村民第一次拿到这样特别的钱。村民高兴地说:“有了这样现代化的股份公司,我们脱贫致富大有希望。” 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让希依提墩村农民放开了手脚。农民与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后,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相应收入,即公司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向农民按照耕地每亩700元、林果地每亩2000元标准支付相关费用。农民还可以到公司打工,按月领取报酬,男工日工资70元,女工日工资60元。村民艾山·依明因为孩子多地少,家里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村里有了刀郎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后,2015年他得到了1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还获得了村委会分红2000元。“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让我家的土地成了摇钱树,每年都能有稳定收入。而且我还在刀郎庄园参加劳动,每天都能赚到工钱,家庭经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艾山对记者说。企业与村委会共同持股,共同发展,共享收益,把贫困农民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同时,公司化运作,让农民参与到公司发展中来,还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积极性。村民艾买尔·达吾提告诉记者,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让我们享受到了很多优惠,地里种的红枣我们不用再操心好不好卖了。过去我们一直在乡里的巴扎上出售自己的农产品,眼睛看到的就只有乡巴扎那么大。现在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把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市场,让我们可以赚更多的钱,认识不一样的世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依靠现代经济、科技手段,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随着企业规模、效益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增长,刀郎庄园公司也为麦盖提农村经济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公司成立后逐步建立健全人力、行政、财务、内控等基础制度,现代化公司初具雏形。公司重点布局特色林果业、畜牧养殖业,经过一年运营开局良好,2015年实现纯收入197.79万元。公司致力于保障改善民生,让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2015年公司合计用工500余人,累计6485人次,发放劳务费61.14万元;其中本村用工超过400人,累计5225人次,惠及220余户,发放劳务费44.57万元(占总劳务费的70.59%),户均增收2000余元。公司从村民手中租赁土地1716亩,村民获得286万元租金收益;将村里零散的土地连结成片,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村民种植技能不断提高,许多村民掌握了枣树修剪,西梅、胡萝卜与花生种植管理技术,并逐步成为熟练工。公司化的管理也逐步改变了村民们的劳动观念,逐渐打破工资“一日一结一花”的旧习,开始接受按期结算的工资发放模式,越来越多村民愿意到公司谋求一份稳定工作,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增强。谈到刀郎庄园的未来,栾伟华信心满满地说:“公司将继续坚持服务南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加大投入逐步形成高标准、规模化的刀郎羊养殖基地,打造健康、绿色、高端肉食品牌,并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带动发展养殖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摆脱对土地的唯一依赖;打造万亩特色有机瓜果种植基地,与养殖业互补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使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提高种植和养殖技能,接受并融入现代文明;充分发掘基地功能,围绕庄园经济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以及文化产业,体现当地刀郎文化特点,并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光大,不断将优秀民族文化推向全国,宣传大美南疆。”